為什麼後現代主義者訓練——而不是教育——活動家教育阿特拉斯大學
未找到專案。
為什麼後現代主義者訓練——而不是教育——活動家

為什麼後現代主義者訓練——而不是教育——活動家

5 分鐘
|
四月 1, 2019

這就是為什麼灌輸兒童對後現代主義者來說是完全有意義的。

後現代主義是一場龐大的運動,其核心信念是現代世界最獨特的成就——其中包括科學、技術、個人主義、普世權利、民主共和主義和自由資本主義的興起——應該受到懷疑或徹底的蔑視。

我們大多數人在教育中都遇到了老式的灌輸者。灌輸者是這樣想的: 只有一個真理。我擁有它。它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學生必須相信它。另類的想法是浪費時間,也是對未成形思維的誘惑,應該避免。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將使用我的權威和權力來灌輸正確的思想。

我們現代的通識教育理想與這種觀點進行了長期的鬥爭。真相很重要,是的,但它往往是複雜的,接觸有爭議的理論及其主要宣導者是學生整理它的最佳方式。學生還需要發展自己的思維力量,以便能夠獨立和自信地處理他們一生中會遇到的新問題。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對通識教育理想的經典陳述充滿激情地指出,學生不僅要學習最好的答案,還要學習他們的競爭者,訓練有素的頭腦不僅會知道最佳答案的原因,還要知道對它最強烈的批評。不僅如此,他們還將知道競爭者立場的最佳論據以及如何回應它們。

因此,在制度上,密爾認為學校應該聘請來自不同觀點的教師——因為只有接觸專家和熱情地表達不同的觀點,學生才能獲得一流的教育。

通識教育贏得了辯論並佔了上風——但我們大多數人都對我們這一代人憤怒的行動主義的復甦感到驚訝,這些激進主義是由大量學生和應屆畢業生領導的,他們對辯論完全不感興趣。(他們似乎不相信有什麼需要辯論的。

它們是 式灌輸的產物,是兩代後現代意識形態奠定的基礎的結果。

它們是 式灌輸的產物,是兩代後現代意識形態奠定的基礎的結果。

哲學家蜜雪兒·福柯(Michel Foucault)、理查·羅蒂(Richard Rorty)、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和其他人對“真理”持懷疑態度,並用群體相對化的“敘事”取而代之——哀嘆這些敘事通常彼此之間存在著殘酷的衝突。我們無法擺脫我們的「種族中心主義困境」,羅蒂聲稱:「我們必須在實踐中為我們自己的群體提供特權。其他人則斷言,種族、性別或階級鴻溝更為根本。

這是第一步:真相大白,種族/性別/階級/民族衝突盛行。但是,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

福柯明確指出了真理死亡的含義。他告訴我們,在離開共產黨後不久,他追隨了他的半導師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的領導:「薩特放棄了所有哲學思辨,並將自己的哲學活動投入到政治行為中。

這是第二步:我們應該將教育政治化。

但是什麼樣的政治呢?對於第一代後現代人來說,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已經站不住腳了。需要一些新的東西——正如解構主義者德里達所說的那樣,“本著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但沒有笨拙的包袱。保留馬克思主義的剝削和壓迫主題及其對當前文明的無情對抗,但放棄對科學的信仰,放棄對經濟學是根本的主張,放棄對歷史不可避免的進程會帶來革命的信念。只有顛覆性的 「現在行動」 」才能實現轉變。

下一代後現代主義者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從福柯、羅蒂和德里達那裡學到,他們應該為了敘事而放棄真理,為了群體而放棄個人,用某種准馬克思主義將課堂政治化。然後赫伯特·瑪律庫塞(Herbert Marcuse)和讓-法蘭索瓦·利奧塔(Jean-François Lyotard)教導他們在體制 工作,而不是將自己定位為從 外部強加的革命者。加入該系統的領導機構,從內部權力地位,重塑其精神。

例如,當被提醒密爾聲稱一個好的教育家會以最強烈的形式提出對手的論點時,後現代教授斯坦利·菲什(Stanley Fish)說:“這是我聽過的最愚蠢的事情。你不想建立對手的論點;你想壓制他們。

這是第三步: 不要 提出對手的立場——如果出現,立即壓制它們。

斯坦利·菲什(Stanley Fish)在杜克大學的後現代主義同事弗蘭克·倫特裡基亞(Frank Lentricchia)邁出了第四步:他說,在教學大綱之外存在對立觀點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只“為社會變革而行使權力”。後現代教育家的任務是訓練學生「發現、面對和對抗自己時代的政治恐怖」。

後現代主義不一定會導致任何特定的政治結果——拒絕客觀真理和普遍標準可以使對任何數量的群體“真理”和相互衝突的價值觀的主觀承諾合理化。但的確,第一代後現代知識份子在政治上佔主導地位,而這一遺產塑造了新一代的對抗立場。

And what kind of students should we create? Two professors, Breanne Fahs and Michael Karger, forthrightly urge as a “pedagogical priority” that we train students to “serve as symbolic ‘viruses’ that infect, unsettle, and disrupt traditional and entrenched fields.”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the theme of memes that go viral on social media, but just to be clear Fahs and Karger cite Ebola and HIV as the kinds of viruses they have in mind, especially for our “mindless” and “capitalist” corporate universities.

因此,我們這一代憤怒的年輕人,帶著他們所有不成熟的能量和恐懼。從15年的學校教育中釋放出來,他們只想東西。現在。但是什麼?

因此,我們這一代憤怒的年輕人,帶著他們所有不成熟的能量和恐懼。從15年的學校教育中解脫出來,他們只想 做點什麼。現在。 但是什麼?

他們骨子裡覺得這個制度是壓迫性的,他們被邪惡勢力為失敗而設,每個人都厭惡其他人——他們既沒有接觸過太多其他意識形態,也沒有受過如何評估它們的訓練。毫無準備地被推入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他們的抗議將是他們內心憤怒和絕望的表現,這是完全有道理的。

哲學是 實用的,將後現代理論應用於教育實踐的結果——現在兩代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教訓。一個需要用我們生命的每一根纖維來挑戰。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at The James G. Martin Center for Academic Renewal. It i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Stephen Hicks Ph.D.
About the author:
Stephen Hicks Ph.D.

Stephen R. C. Hicks is a Senior Scholar for The Atlas Society an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Rockford University. He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Ethics and Entrepreneurship at Rockford University.

他是《推理的藝術:邏輯分析讀物》(W. W. Norton & Co.,1998)、《解釋後現代主義:從盧梭到福柯的懷疑主義和社會主義》(Scholargy,2004)、《尼采與納粹》(奧卡姆剃刀,2010)、《創業生活》(CEEF,2016)、《自由主義的利弊》(康納·考特,2020)、《藝術:現代、後現代和超越》(與邁克爾·紐伯里合著,2021)和《八大教育哲學》的作者 (2022). 他曾在《商業道德季刊》、《形而上學評論》和《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他的著作已被翻譯成20種語言。

他曾是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商業倫理客座教授,俄亥俄州鮑靈格林社會哲學與政策中心客座研究員,波蘭卡西米爾大帝大學客座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客座研究員和波蘭雅蓋隆大學客座教授。

他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來自加拿大圭爾夫大學。他的哲學博士學位來自美國布盧明頓的印第安那大學。

2010年,他獲得了所在大學的卓越教學獎。

他的 開放學院播客系列 由多倫多的可能正確的製作公司出版。他的視頻講座和採訪在 CEE視頻頻道在線,他的網站 StephenHicks.org。  


Instagram Takeover Questions:

Every week we solicit questions from our 100K followers on Instagram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popular with young people. Once a month we feature Stephen Hicks' answers to select questions, transcripts below:

還有幾篇文章,選擇客觀主義讀者可能感興趣:

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