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ultiyear Decline in US Economic Freedom教育阿特拉斯大學
未找到專案。
The Multiyear Decline in US Economic Freedom

The Multiyear Decline in US Economic Freedom

|
April 16, 2024

Economic freedom in the world has plunged in recent years, due mainly to the interventions and fiscal-monetary profligacy associated with COVID shutdowns, mandates, and subsidies. The global measure is given in Figure One. This is a significant reversal of freedom’s increase between 2010 and 2019. But the downtrend is much worse and more prolonged in the US.

Figure Two makes clear that economic freedom in the US also ha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but it’s done so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Great Recession” of 2007-09, not only amid COVID lockdowns. The overall score for the US was 82 in 2007 (out of a maximum of 100) but is only 71 today. In this time the US has moved from the category of “Free” (80-100) to “Mostly Free” (70-80) to the precipice of becoming merely “Moderately Free” (60-70). In 2007 only three countries were economically freer than the US, but by 2015 eleven nations were. Today, 24 are freer (including Canada, Chile, Czech Republic, Denmark, Estonia, Finland, Germany, Ireland, Latvia, Norway, South Korea, and Sweden).

In 2007 the three countries economically freer than the US were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Australia. Hong Kong was ranked #1 every year from 1995 to 2019 (and #2 in 2020), but was then summarily omitted from the rankings by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under the mistaken claim that its economic policies were suddenly “controlled from Beijing.” Heritage did this in response to Hong Kong’s government precluding violent insurrectionists (who posed as “champions of democracy”) from taking over the local legislature. For the Heritage perspective, see Edwin J. Feulner’s, “Hong Kong Is No Longer What It Was,” wherein he admits that the editors of the Index recognize that Hong Kong “offers its citizens more economic freedom than is available to the average citizen of China.” For Hong Kong’s view, see “Hong Kong Minister Blasts City’s Disappearance from ‘World’s Freest Economies’ Rankings.”

Figures Three, Four, and Five depict the trend of scores since 1995 for the US, the World average, and China, along three measures: overall economic freedom (Figure Three), business freedom (Figure Four), and trade freedom (Figure Five).

Overall (Figure Three), US economic freedom has declined since 2007 while the world average has held steady (at around 60). On business freedom (Figure Four), China has become much freer and the US less so since 2006. According to Heritage, the “Business Freedom” metric measures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 establish and run an enterprise without undue interference from the state” and without “burdensome and redundant regulations.”

On trade (Figure Five), China became substantially freer during the decade of 1995-2005 and has maintained that level since then, while US economic freedom, after being steady through 2005, has eroded since then (especially since 2019, due to Trump’s trade wars).

Figure Six depicts relative scores (ratios) for the US versus the world average and China, again using the overall measure, the business freedom metric, and the trade freedom metric. The US-World Ratio for the overall index has declined 13 percent, from 1.37X in 2007 to 1.19X in 2023. The US-China Ratio for trade freedom fell 16 percent in the year before Trump became president (1.21X in 2015) to today (1.02X, as Biden hasn’t rescinded or reduced the Trump tariffs). The US-China Ratio for business freedom plummeted 37 percent, from 1.95X in 2007 to 1.23X in 2023 – due to China’s absolute measure increasing by 46 percent while the US absolute measure declined by 8 percent.

Why does this matter? Most people, including many professional economists and data analysts (who should know better) seem to cling to the impression that US economic freedom is high and stable, while China has become less free economically. The facts say otherwise, and the facts should shape our perceptions and theories. Human liberty also should matter; much of our lives are spent engaged in market activity, pursuing our livelihoods, not in political activity. Finally, as a rule (which is empirically supported) less economic freedom results in less prosperity.

Neither major US political party today seems much bothered by the loss of economic freedom. They don’t talk about it. It’s not that a model of the proper policy mix isn’t available, for it was adopted in 1980s and 1990s as “Reaganomics” in the forms of supply-side economics and neo-liberalism. Each has been out of fashion for most of this century – and it sure shows, especially in the freedom indexes. So-called “Bidenomics” now pledges the precise opposite set of policies, both supply-crushing and illiberal, and likely to move the economy from slow growth to no growth to “de-growth.” Without a reversal in the trend of declining economic freedom in the US, we’ll likely be suffering more from less liberty, less supply growth, and less prosperity.

Note: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Aier and is republished with the author's permission.

Richard M. Salsman Ph.D.
About the author:
Richard M. Salsman Ph.D.

Dr. Richard M. Salsman is a professor of political economy at Duke University, 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InterMarket Forecasting, Inc., a senior fellow at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and senior scholar at The Atlas Societ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he was a banker at the Bank of New York and Citibank and an economist at Wainwright Economics, Inc. Dr. Salsman has authored five books: Breaking the Banks: Central Banking Problems and Free Banking Solutions (1990), The Collapse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the Case for Abolition (1993), Gold and Liberty (199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Debt: Three Centuries of Theory and Evidence (2017), and Where Have all the Capitalists Gone?: Essays in Moral Political Economy (2021). He is also author of a dozen chapters and scores of articles.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Georgetown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 Reason Paper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New York Sun, Forbes, the Economist, the Financial Post, the Intellectual Activist, and The Objective Standard. He speaks frequently before pro-liberty student groups, including Students for Liberty (SFL), Young Americans for Liberty(YAL), Intercollegiate Studies Institute (ISI), and the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 (FEE).

Salsman博士在鮑登學院獲得法律和經濟學學士學位(1981年),在紐約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88年),在杜克大學獲得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2012年)。他的個人網站可以在 https://richardsalsman.com/ 找到。

Salsman博士每月為The Atlas Society舉辦一次道德與市場網路研討會,探索倫理,政治,經濟和 市場 之間的交叉點。您還可以在這裡找到Salsman的Instagram 收購 摘錄,每個月都可以在我們的 Instagram 上找到!

最近文章(摘要)

租房銷售國家更腐敗,更不富裕 - AIER,2022年5月13日

近幾十年來,在政治經濟學領域,一個重要而有價值的重點被放在“尋租”上,“尋租”被定義為壓力集團遊說(並獲得)特殊恩惠(給予自己)和不利(強加給競爭對手或敵人)。但尋租只是政治偏袒的需求方;不太被強調的供應方——稱之為 租房銷售——才是真正的煽動者。只有國家才有能力創造零和政治恩惠、不贊成和親信。任人唯親不是資本主義的品牌,而是混合系統的癥狀;對社會經濟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干預主義國家積極邀請受影響最大、最負擔得起的人(富人和有權勢的人)進行遊說。但偏袒的根本問題不在於賄賂的需求者,而在於勒索的供應商。“裙帶資本主義”是一個公然的矛盾,是將反資本主義政策的結果歸咎於資本主義的詭計。

北約擴張是俄烏戰爭的煽動者——會所,2022 年 3 月 16 日

在這個90分鐘的音頻採訪中,薩爾斯曼博士討論了1)為什麼國家自身利益應該指導美國的外交政策(但不是),2)為什麼北約長達數十年的向東向俄羅斯邊境擴張(並暗示它可能會增加烏克蘭)助長了俄烏衝突和當前的戰爭,3)雷根 - 布希如何英勇地(和平地)贏得了冷戰, 4)本世紀的民主黨總統(柯林頓,歐巴馬,拜登)如何/為什麼拒絕培養冷戰後的和平,一直是北約的推動者,對俄羅斯無理地好戰,並破壞了美國的國家實力和安全,5)為什麼烏克蘭不自由和腐敗,不是真正的美國盟友(或北約成員國),與美國國家安全無關, 並且不值得美國任何形式的官方支援,以及 6)為什麼今天兩黨幾乎無處不在的對更廣泛戰爭的支援,由MMIC(軍事 - 媒體 - 工業 - 復合體)大力推動,既魯莽又不祥。

烏克蘭:事實不能為普京開脫,但他們確實譴責北約 —— 資本主義標準,2022 年 3 月 14 日

你不需要原諒或贊同普京的野蠻懲罰主義來承認顯而易見的事實和合理的戰略關切:承認北約、美國戰爭販子和俄羅斯恐懼症使這場衝突成為可能。他們還煽動了俄中聯盟,首先是經濟聯盟,現在是潛在的軍事聯盟。“讓世界民主”是他們的戰鬥口號,無論當地人是否想要它,或者它是否帶來自由(很少);或者它是否推翻了威權主義者並進行了公平投票。在推翻之後,大多數發生的事情是混亂、屠殺和殘酷(參見伊拉克、利比亞、埃及、巴基斯坦等)。它似乎永遠不會結束,因為破壞國家的人永遠不會學習。自2008年以來,北約一直將烏克蘭作為傀儡,實際上是北約(即美國)的附庸國。這就是為什麼拜登犯罪家族以在那裡「拉弦」而聞名的原因。2014年,北約甚至説明煽動了烏克蘭正式當選的親俄總統的政變。普京合理地希望烏克蘭成為中立緩衝區;如果像北約-拜登堅持的那樣,這是不可能的,普京寧願簡單地破壞這個地方——就像他正在做的那樣——而不是擁有它、經營它或將其用作入侵其他國家的西進舞臺。

代價高昂但蓄意的美國工作力短缺 -- AIER,2021 年 9 月 28 日

一年多來,由於 Covid 恐懼症和封鎖,美國遭受了各種類型和程度的工作力短缺,在這種情況下,潛在僱主要求的工作力數量超過了潛在雇員提供的數量。這不是偶然或暫時的。失業既是強制性的(通過關閉“非必要”企業),也是補貼(提供利潤豐厚和延長的“失業救濟金”)。這使得許多企業難以吸引和僱用足夠數量、品質、可靠性和可負擔性的工作力。物質或長期的盈餘和短缺反映的不是“市場失靈”,而是政府未能讓市場清理。為什麼連那些應該更瞭解的人都不清楚呢?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基本的經濟學;許多人在意識形態上是反資本主義的,這使他們對僱主有偏見;他們引導馬克思,錯誤地認為資本家通過少付工人工資和向顧客收取過高的費用來獲利。

從快速增長到無增長再到去增長 ——AIER,2021年8月4日

長期的日益繁榮是通過短期的持續經濟增長實現的;繁榮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不僅意味著更多的產出,而且意味著買家重視的產出品質。繁榮帶來更高的生活水平,我們享受更好的健康,更長的壽命和更大的幸福。不幸的是,美國的實證測量表明,其經濟增長率正在減速,這不是一個暫時的問題;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幾十年;可悲的是,很少有領導人認識到這一嚴峻趨勢;很少有人能解釋它;有些人甚至更喜歡它。下一步可能是推動「去增長」 ,即經濟產出的連續收縮。多年來,緩慢增長偏好被正常化,這也可能發生在去增長偏好中。今天的去增長追隨者是少數,但幾十年前增長緩慢的粉絲也是少數。

當理性消失時,暴力就進來 了—— 《資本主義》雜誌,2021年1月13日

在上周特朗普煽動的右翼襲擊美國國會大廈之後,每一「一方」都正確地指責對方虛偽,沒有「實踐他們所宣揚的」,沒有「言出必行」。。去年夏天,左翼人士試圖為自己在波特蘭、西雅圖、明尼阿波利斯和其他地方的暴力辯護(作為“和平抗議”),但現在譴責國會大廈的右翼暴力。為什麼虛偽,一種惡習,現在如此普遍? 它的對立面是正直的美德,這在當今很少見,因為幾十年來大學一直在灌輸哲學實用主義,這種學說不提倡“實用性”,而是通過堅持固定和有效的原則是不可能的(因此是可有可無的),意見是可以操縱的來破壞它。對於實用主義者來說,“感知是現實”,“現實是可以談判的”。 代替現實,他們更喜歡“虛擬實境”,而不是正義,“社會正義”。它們體現了所有虛假和虛假的東西。作為行動指南的,剩下的只是等級機會主義、權宜之計、“激進分子的規則”,無論什麼“有效”——贏得爭論、推進事業或制定法律——至少目前(直到......它無法工作)。是什麼解釋了今天的兩黨暴力?缺乏理性(和客觀性)。(字面意思)沒有理由,但有一個解釋:當理性消失時,說服與和平集會抗議也消失了。剩下的是情感主義和暴力。

拜登對股東的蔑視是法西斯主義 —— 《資本主義標準》,2020年12月16日

當選總統拜登如何看待資本主義?在去年七月的一次演講中,他說:「我們早就該結束股東資本主義時代了——即公司唯一的責任就是對股東負責。這根本不是真的。這絕對是一場鬧劇。他們對他們的工人、他們的社區、對他們的國家負有責任。這不是一個新的或激進的概念。是的,這不是一個新概念——公司必須為非擁有者(包括政府)服務。如今,每個人——從商業教授到記者,從華爾街人士到「街上的人」——似乎都支援“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但這也不是一個激進的概念嗎?這是法西斯主義,簡單明瞭。法西斯主義不再激進了嗎?這是「新」規範嗎——儘管是從1930年代借來的(羅斯福、墨索里尼、希特勒)?事實上,“股東資本主義”是多餘的,“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是矛盾的。前者是真正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及其產出)的私有制(和控制)。後者是法西斯主義:私有制,但公共控制,由非擁有者強加。當然,社會主義是對生產資料的公共(國家)所有制和公共控制。資本主義承擔並促進互利的合同責任;法西斯主義通過殘酷地切斷擁有權和控制權來摧毀這一點。

薩西經濟學的基本真理及其當代相關性—— 經濟教育基金會,2020年7月1日

讓-巴蒂斯特·薩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是憲法限制國家的有原則的捍衛者,甚至比他的許多古典自由主義同時代人更加堅定。他以經濟學第一原理「薩伊定律」而聞名,他應該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最一致和最有力的代表之一,比這個詞被創造(由它的反對者在 1850 年代)早幾十年。 幾十年來,我研究了相當多的政治經濟學,認為薩伊的《 政治經濟學論文 》(1803)是該領域有史以來最好的著作,不僅超過了當代著作,而且超過了亞當·斯密的《 國富論 》(1776)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 人類行動:經濟學論文 》(1949)。

財政貨幣“刺激”令人沮喪 -- 希爾,2020年5月26日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公共支出和貨幣發行創造了財富或購買力。並非如此。我們獲得真正商品和服務的唯一途徑是創造財富——生產。我們的支出必須來自收入,而收入本身必須來自生產。薩伊定律教導說,只有供應才構成需求;我們必須在需求、消費或消費之前生產。經濟學家通常將衰退歸咎於「市場失靈」或「總需求不足」,但衰退主要是由於政府失靈;當政策懲罰利潤或生產時,總供應合同。

自由是不可分割的,這就是為什麼所有類型的自由現在都在侵蝕——《資本主義》雜誌,2020年4月18日

不可分割原則的要點是提醒我們,各種自由是一起上升或下降的,即使有各種滯後,即使一些自由在一段時間內似乎在上升,而另一些自由則在下降;無論自由朝哪個方向移動,最終它們都趨於吻合。自由不可分割的原則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人類是身心、精神和物質、意識和存在的結合;該原則意味著人類必須選擇行使他們的理性 - 他們獨有的能力 - 來把握現實,以合乎道德的方式生活,並盡其所能地蓬勃發展。這個原則體現在一個更為人所知的原則中,即我們擁有個人權利——生命、自由、財產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政府的唯一和正當目的是成為我們自衛權的代理人,在憲法上維護、保護和捍衛我們的權利,而不是削減或取消它們。如果一個民族想要維護自由,他們必須在所有領域為維護自由而鬥爭,而不僅僅是他們最常生活或最受青睞的領域——不是在一個領域,也不是在某個領域,而是在另一些領域,也不是在一個領域或一些領域,而不是在一個或一些領域以犧牲其他人為代價。

三方治理:正確決策的指南 ——AIER,2020年4月14日

當我們聽到「政府」這個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政治——國家、政權、國會大廈、機構、官僚機構、行政部門和政治家。我們稱他們為“官員”,假定他們擁有獨特的、崇高的和權威的地位。 但這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治理方式;這三種類型是公共治理、私人治理和個人治理。我最好將每一個都設想為一個控制範圍,但三者必須適當平衡,以優化權利和自由的保護。最近的不祥趨勢是公共(政治)治理對個人和私人治理領域的持續入侵。

自由的東西和不自由的人 -- AIER,2019年6月30日

今天的政客們大聲而神聖地斷言,許多東西——食物、住房、醫療保健、工作、兒童保育、更清潔、更安全的環境、交通、學校教育、公用事業,甚至大學——都應該“免費”或公共補貼。沒有人問為什麼這種說法是有效的。 它們是憑信心盲目接受還是僅僅憑直覺(感覺)來肯定?這聽起來不科學。 難道不應該所有關鍵主張都通過邏輯和證據的檢驗嗎?為什麼免費贈品聲稱對這麼多人來說「聽起來不錯」? 事實上,他們是卑鄙的,甚至是無情的,因為不自由,因此從根本上來說是不人道的。在自由的資本主義憲政制度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歧視性的法律待遇;沒有理由將一個群體置於另一個群體之上,包括消費者對生產者的特權(反之亦然)。 每個個人(或協會)都必須有自由選擇和行動,而不必訴諸於騷擾或搶劫。 免費贈品的政治競選和政策制定方式公然迎合了欺騙,並通過擴大政府的規模、範圍和權力,也將搶劫制度化。

我們也應該慶祝財富的多樣性 -- AIER,2018年12月26日

在當今生活的大多數領域,多樣性和多樣性理所當然地受到慶祝和尊重。例如,運動和藝術才能的差異不僅意味著強大、有趣的比賽,還意味著狂熱分子(“粉絲”),他們尊重、鼓掌、獎勵和豐厚的補償獲勝者(“明星”和“冠軍”),同時也剝奪(至少相對)失敗者。然而,經濟領域——市場和商業、商業和金融、收入和財富——卻引起了幾乎相反的反應,儘管它不像體育比賽那樣是零和遊戲。在經濟領域,我們觀察到不同的才能和結果不平等的補償(正如我們應該預料的那樣),但對許多人來說,這個領域的多樣性和多樣性是被鄙視和嫉妒的,結果是可預見的:通過懲罰性稅收、嚴格的監管和定期破壞信任來永久重新分配收入和財富。在這裡,贏家比尊重更受懷疑,而輸家則得到同情和補貼。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相當奇怪的異常現象?為了正義、自由和繁榮,人們應該放棄反商業偏見,停止嘲笑財富和收入不平等。他們應該慶祝和尊重經濟領域的多樣性,至少與他們在體育和藝術領域所做的一樣多。人類的天賦有各種奇妙的形式。我們不要否認或嘲笑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為了阻止槍支屠殺,聯邦政府必須停止解除無辜者的武裝 -- 福布斯,2012年8月12日

槍支管制宣導者希望將大規模槍擊事件歸咎於「槍支太多」,但真正的問題是槍支太少,槍支自由太少。對我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攜帶武器權利的限制招致屠殺和混亂。槍支管制員已經說服政治家和執法官員,公共區域特別容易發生槍支暴力,並推動在這些地區「無槍區」對槍支使用的繁重禁令和限制。但它們是此類犯罪的從犯,鼓勵政府禁止或限制我們基本的公民自衛權;他們煽動流浪的瘋子公開屠殺人民而不受懲罰。自衛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權利;它不僅需要攜帶槍支並充分利用我們的家庭和財產,而且(尤其是)在公共場所。持槍警察實際上多久預防或阻止一次暴力犯罪?幾乎從不。他們不是“犯罪阻止者”,而是到達現場的筆記記錄者。在電影院屠殺之後,槍支銷售在過去一個月中激增,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槍支可以在電影院或許多其他公共場所使用。法律禁令是真正的問題——必須立即終止這種不公正。現在的證據是壓倒性的:沒有人再可以坦率地聲稱槍支管制者是“和平的”、“愛好和平的”或“善意的”,如果他們是關鍵公民權利的公開敵人和邪惡的卑鄙教唆者。

保護主義是相互受虐狂 —— 資本主義標準,2018年7月24日

自由貿易的邏輯和道德理由,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國際的還是國內的,都是互惠互利的。除非有人反對收益本身或假設交換是輸贏(“零和”遊戲),否則應該預示著交易。除了自我犧牲的利他主義者,沒有人會自願交易,除非它對自己有利。特朗普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這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但保護主義只會傷害而不是説明完成這項工作。福特最暢銷的卡車中大約一半的零件現在是進口的;如果特朗普有他的方式,我們甚至無法製造福特卡車,更不用說讓美國再次偉大了。按照民族主義者和本土主義者的要求,「購買美國貨」就是迴避今天的有益產品,同時低估昨天貿易全球化的好處,擔心明天的貿易全球化。正如最好的美國是個人背景、身份和出身的“大熔爐”一樣,最好的產品也體現了全球勞動力和資源的大熔爐。特朗普聲稱自己是親美的,但對自己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持不切實際的悲觀態度。鑒於自由貿易的好處,任何政府可以採取的最佳政策是單邊自由貿易(與其他非敵對政府),這意味著:自由貿易,無論其他政府是否也採取更自由貿易。

資本主義的最佳案例——資本主義標準,2017年10月10日

今天是安·蘭德(Ayn Rand,1905-1982)的《 阿特拉斯聳聳肩 》(1957)出版60周年,安·蘭德(Ayn Rand,1905-1982)是一位暢銷小說家兼哲學家,頌揚理性、理性的自我利益、個人主義、資本主義和美國主義。很少有這麼舊的書能繼續暢銷,即使是精裝本,許多投資者和首席執行官長期以來一直稱讚它的主題和洞察力。在 1990 年代為國會圖書館和月度圖書俱樂部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受訪者認為 阿特拉斯聳聳肩 是僅次於聖經的第二本書,因為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 社會主義者拒絕蘭德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她拒絕他們關於資本主義是剝削性的或容易崩潰的說法;然而,保守派對她持謹慎態度,因為她否認資本主義依靠宗教。她的主要貢獻是表明資本主義不僅是經濟上富有生產力的制度,而且是道德正義的制度。 它獎勵誠實、正直、獨立和富有成效的人;然而,它使那些選擇不人道的人邊緣化,它懲罰了惡毒和不人道的人。無論一個人是親資本主義者、親社會主義者,還是兩者之間的冷漠,這本書都值得一讀——她的其他作品也值得一讀,包括《 源頭》( 1943年)、《 自私的美德:利己主義的新概念 》(1964年)和 《資本主義:未知的理想 》(1966年)。

特朗普和共和黨縱容壟斷醫學 —— 資本主義標準,2017年7月20日

共和黨和特朗普總統通過拒絕「廢除和取代」歐巴馬醫改而厚顏無恥地違背了他們的競選承諾,現在聲稱他們將廢除它,看看會發生什麼。不要指望那個。從根本上說,他們並不真正介意奧巴馬醫改及其導致的“單一付款人”系統(政府藥品壟斷)。儘管這很可惡,但他們在哲學上接受它,所以他們也在政治上接受它。特朗普和大多數共和黨人寬恕歐巴馬醫改中潛伏的社會主義原則。也許他們甚至意識到它將繼續侵蝕該系統的更好方面,並導致“單一付款人系統”(政府對藥物的壟斷) - 奧巴馬[和特朗普]一直表示他們想要。今天,大多數美國選民似乎也不反對這種壟斷。幾十年後,當他們意識到獲得健康保險並不能保證獲得醫療保健(特別是在社會化醫療下,這會降低品質,可負擔性和可及性)時,他們可能會反對它。但到那時,恢復那些使美國醫學如此偉大的更自由的因素為時已晚。

不平等之辯論:不考慮掙錢的毫無意義 -- 福布斯,2012年2月1日

而不是辯論我們這個動蕩時代真正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即政府的適當規模和範圍是什麼?(答案:更小),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資本主義還是更多的社團主義?(答案:資本主義)——相反,政治媒體正在辯論所謂的“不平等”之惡。他們無恥的嫉妒最近猖獗,但對不平等的關注對保守派和左派來說都是方便的。 奧巴馬接受了一種錯誤的“公平”理論,這種理論拒絕了常識性的、基於功績的正義概念,美國老年人可能會認為這種概念是“沙漠”,在這種概念中,正義意味著我們應該得到(或贏得)我們在生活中得到的東西,如果我們是自由選擇的話。合法地,有“分配正義”,獎勵良好的或生產性的行為,以及“報應正義”,懲罰邪惡或破壞性行為。

資本主義不是社團主義或任人唯親 -- 福布斯,2011年12月7日

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社會經濟制度,因為它是如此道德,如此富有成效——這兩個特徵對人類的生存和繁榮至關重要。它是道德的,因為它奉行並培養理性和自我利益——“開明的貪婪”,如果你願意的話——如果我們要追求和獲得生命和愛情、健康和財富、冒險和靈感,我們都必須有意識地採用和實踐這兩種關鍵美德。它不僅產生物質經濟上的豐富,而且產生藝術和娛樂中的美學價值。但究竟什麼是資本主義?當我們看到它或擁有它時,或者當我們沒有或沒有時,我們如何知道它? 資本主義最偉大的知識分子領袖安·蘭德(Ayn Rand,1905-1982)曾將其定義為“一種基於承認個人權利的社會制度,包括財產權,其中所有財產都是私有的。這種對真正權利(而不是強迫他人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的“權利”)的承認至關重要,它具有獨特的道德基礎。事實上,資本主義是權利、自由、文明、和平和非犧牲性繁榮的體系;不是政府制度不公正地偏袒資本家而犧牲他人的利益。它提供了一個公平的法律競爭環境,以及作為低調裁判(而不是武斷的規則制定者或分數改變者)為我們服務的官員。可以肯定的是,資本主義也意味著野心、才能、收入或財富的不平等,因為這就是個人(和公司)的真實情況;它們是獨一無二的,而不是平等主義者聲稱的克隆或可互換的部分。

聖經與福利國家 -- 福布斯,2011年4月28日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華盛頓似乎永遠陷入僵局,哪些政策可以治癒過度支出,預算赤字和債務。我們被告知,問題的根源是“兩極分化的政治”,“極端分子”控制著辯論,排除了只有兩黨團結才能提供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在許多問題上,雙方完全同意——建立在共同宗教信仰的堅實基礎上。 簡而言之,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雙方都同意很多,尤其是在道德上“做正確的事”意味著什麼。它沒有被廣泛報導,但大多數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在政治上都非常虔誠,因此傾向於支持現代福利國家。即使不是所有的政治家都對此有如此強烈的感覺,他們也懷疑選民這樣做(正確地)。因此,即使是限制政府支出的小提議也會引起指責,即支援者冷酷無情,無情,不慈善,非基督徒 - 這些指控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正確的,因為聖經長期以來一直使他們接受福利國家。

資本家都去哪兒了? —— 福布斯,2010年12月5日

柏林牆倒塌(1989年)和蘇聯解體(1991年)后,幾乎每個人都承認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歷史“勝利者”。然而,近年來,主要反映社會主義前提的干預主義政策捲土重來,而資本主義則被指責為導致2007-2009年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原因。是什麼解釋了世界對資本主義估計的這種看似突然的轉變?畢竟,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非政治經濟體系,都是一個廣泛而持久的現象,在邏輯上不能被解釋為一個十年是有益的,卻在下一個十年是破壞性的。那麼資本家都去哪兒了呢?奇怪的是,今天的“社會主義者”意味著將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作為道德理想的宣導者,而“資本家”意味著華爾街金融家,風險資本家或企業家 - 而不是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作為道德理想的宣導者。事實上,資本主義體現了理性自利的提升生活、創造財富的倫理——利己主義、“貪婪”,如果你願意的話——這也許最明顯地體現在利潤動機上。只要這種人道倫理不被信任或鄙視,資本主義就會因任何社會經濟弊病而遭受不勞而獲的指責。二十年前社會主義政權的崩潰並不意味著資本主義最終因其許多美德而受到歡迎;這一歷史事件只是提醒人們資本主義的生產能力——這種能力早已得到證明,甚至被其最大的敵人所承認。今天對資本主義的持續敵意是基於道德上的,而不是實際的。除非理性的自我利益被理解為符合真正人性的唯一道德準則,並且對資本主義的道德估計因此得到改善,否則社會主義將繼續捲土重來,儘管它有深刻而黑暗的人類苦難記錄。

未找到專案。
未找到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