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尼采和安·蘭德的論文和評論:
1. 埃亞爾·莫澤斯,“弗里德里希·尼采哲學與安·蘭德的關係”
在網路研討會的最後一個單元中,我們正式將注意力轉向關係 b
以弗里德里希·尼采和 安·蘭 德的哲學為主題。我覺得這是我們大多數人一直在等待的時刻,所以讓戰鬥開始吧。
我想通過分離三個問題來構建我們的討論:
1.一致程度的問題:尼采和蘭德在多少問題上達成一致?
然後:在他們同意的問題上,哪些具有根本意義,哪些次要或次要意義較低?
2.影響力問題:在共識領域,尼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蘭德?我們能確定蘭德在這個問題上是受到尼采或其他思想家的影響,還是獨立地走到了這一位置?
3. 早期蘭德與成熟蘭德的問題:是否存在早期蘭德同意尼采但成熟蘭德不同意的問題?然後:我們能否隔離這些變化發生的時間和原因?
我對討論的貢獻將集中在第一個問題上。首先,我構建了一個表格,比較了尼采和蘭德對68個哲學問題的看法。該表涵蓋了形而上學、認識論、人性、倫理和政治方面的主要問題。該表還包括其他六個與哲學相關的比較問題。
在表格之後,我添加了一些關於表格結果重要性的評論。
我為尼采的作品提供了參考資料;但我認為我們都對蘭德的作品足夠熟悉,知道在哪裡尋找她對任何特定問題的看法。在引用尼采的作品時,我使用了以下縮寫:
敵基督者
超越善惡的BGE
D 黎明
EH Ecce Homo
通用汽車道德譜系
GS 同性戀科學
HA 人類 全人類
TI 偶像的黃昏
WP權力意志
Z 因此斯派克 查拉圖斯特拉
比較尼采和蘭德的哲學
問題
尼采的立場
蘭德的立場
實體或流程
過程(GM I:13; WP 552, 1067; BGE 54)
實體作為客觀;警惕扶手椅物理學
一元論、二元論或多元論
一元論 (WP 1067)
自然主義:沒有扶手椅物理學
身份
否 (WP 507-517)
是的
身份和更改相容
否 (WP 520)
是的
因果律
否 (WP 497, 545-552)
是的
目的論
否(WP 552, 1067, 明信片寄給奧弗貝克)
是的生物體
進化方向
是(GM II.24)
沒有扶手椅物理或生物學
神的存在
否(GS 125)
不
意識作為識別
否(WP 507、511、513; 通用汽車 二.16)
是的
意識是功能性/有用的
是 (WP 505)
是的
意識作為因果關係
否 (WP 477-478, 524)
是的
意識作為識別
否(BGE 211; WP 473, 479, 481, 516, 521)
是的
感覺作為對現實的認識
否 (WP 479)
是的
充滿價值的感覺
是 (WP 505)
不
概念作為對現實的認識
否 (WP 507, 513)
是的
邏輯基於現實
否 (WP 477, 512)
是的
感覺、概念和理論是強加於現實的
始終 (WP 515-516)
感覺從不;只有錯誤的概念
真理
僅作為功能(WP 487),作為有用的錯誤(WP 493)
既可作為識別,又可作為功能
理性是有效的
充其量是微弱的
是的
理性作為主要認知工具
否 (GS 354)
是的
本能是認知上有效的
是(全球機制 二.16)
不
哲學是系統的
是(GM,前言,2)
是的
內在主義
假(GM III.12; BGE 207)
假
客觀主義
假(GM III.12)
真
主觀主義
正確(BGE 211),但不是二元意義上的(WP 481)
假
透視主義/相對主義
真(GM III.12; WP 540)
假
道德歸結為心理學
是(BGE 6; 通用汽車 I.10?
不
將心理學簡化為生物學
是(TI 33; WP 529)
不
個性化如真實
否 (TI 33)
是的
意志作為主要
是 (WP 1067)
不
自由意志
否(BGE 21; 通用汽車 II.10:沒有“內疚”,只有疾病;給奧弗貝克的明信片)
是的
理性和激情/情感優先
激情/情感優先 (BGE 36, 68, 158, 191)
主要原因
理性與激情/情感關係
衝突(EH:“悲劇的誕生”1:“'理性'對抗本能”)
應該是和諧的
Tabula rasa 或本土主義
強烈的本土主義(BGE 231,264)
認知和道德 白板
科學是高尚的
否(全球機制 III.25)
是的
為生活服務的道德
是(BGE;通用)
是的
心理利己主義
是 (BGE)
不
利益衝突是基本的社會事實
是 (BGE 259)
不
內在價值
否(GM I.10)
不
以價值觀為目標
不
是的
主觀價值觀
是的(BGE 260?
不
個人本身就是目的
否 (WP 287), 是 (BGE 287)
是的
對自己的性格負責的個人
否 (BGE 264)
是的
對其行為負責的個人
否和是
是的
為他人犧牲自己
是的,如果弱者(TI 33)
不
犧牲他人換取自己
是的,如果很強(BGE 265; WP 369, 982)
不
以個人生活為標準
否 (BGE 188)
是的
以物種的改良為終點
是 (BGE 126; Z 序幕 4)
不
為了物種而犧牲一些
是(BGE 62, 258; WP 246; 通用汽車 二.12)
不
以權力為終點
作為手段和目的(WP 1067)
僅作為手段
以生存為標準
否 (BGE 13)
是的
幸福是終點
不
是的
利己主義是好的
取決於(TI 33)。“主體——一心要推進利己主義目的的奮鬥個人——只能被認為是藝術的敵人,而不是藝術的源頭”(BT)
是的
利他主義是壞的
是的;取決於 (TI 33)
是的
利他主義是弱者的利己主義
是(全球機制 一.8、三.14)
不
理性是一種美德
否(EH:“悲劇的誕生”1)
主要美德
戰爭一樣好
是(一般事務 人員283; HA 477)
不
道德相對於心理類型
是 (BGE 221)
不
個人權利
不,“為了保護社會,為了使更高和最高的類型成為可能——權利 的不平等 是條件”
是的
關於平等
虛假和破壞性 (WP 246)
法律面前
論民主
壞 (BGE 202)
次於權利
論社會主義
壞
壞
論福利國家
壞
壞
論貴族
良好 (BGE 257, 258)
壞
關於奴隸制
有時很好 (BGE 188)
邪
關於政府的作用
有限公司 (D 179)
有限
論資本主義
對大多數人來說非人化(D 2 6)
道德、生產
文明是上升還是衰落
12月(BGE 202; 通用汽車 I.11,12);但查拉圖斯特拉會來(GM II.24)
目前在下降;未來可能會走向任何一種方式
對人類潛力的崇高認識
是(GM I.12)
是的
參與宇宙之戰
是的
是的
奮鬥如善
是 (BGE 262)
是的?
論基督教
“凡在地上爬行的事物,反抗高處的”(A 43)
同上
論柏拉圖
“現實面前的懦夫”(TI 2)
同上
論康得
“一隻災難性的蜘蛛”(A 11)
同上
表格表示什麼?
讓我們從一個粗略的衡量標準開始:統計他們同意和不同意的問題的數量。
在這68個問題中,我數了51個分歧,尼采和蘭德之間有17個協定。這是3比1的分歧/協定比率。
在17個協定中,有11個是否定協定,即同意某些事情是錯誤的或錯誤的,例如,上帝不存在,價值觀不是內在的,柏拉圖和康得不是美好的人。
這留下了6個積極的共識領域,即同意某事是對的或真的。這六個包括三個哲學論點:
這六個包括三個生活感問題:
如果我們按哲學領域比較一致和分歧,那麼我們得到以下結果。
在形而上學中,尼采和蘭德除了上帝已經死了,意識是功能性的之外,什麼都不同意。他們在過程的優先次序、同一性、因果關係、目的論以及一系列涉及哲學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做扶手椅科學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在認識論上,兩者之間的一致性更少。除了同意哲學是系統的,內在主義是錯誤的之外,他們在從意識是否是認同,到感覺、概念、邏輯、理性和真理的普遍性的有效性,無所不上下都存在分歧。
在人性中,沒有達成一致的領域。(雖然如果我們把傳統的身心二元論加進去,那麼兩人會同意這是錯誤的。
在倫理學方面,在兩個主要問題上存在重大共識:道德應該為生活服務,利他主義是反生命的。也存在實質性的分歧:關於利益衝突是否根本,關於生活是否是價值的標準,關於權力或幸福是否是目的,關於犧牲是否是好的,關於理性是否是首要美德,甚至根本不是一種美德。
在政治上,他們同意當代文明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社會主義和福利國家令人作嘔;但是,雖然尼采對貴族、奴隸制和戰爭有好話要說,對資本主義有壞話要說,但蘭德說的恰恰相反。最後,他們有著同樣崇高的、英勇的人生鬥爭感——儘管尼采增加了我們在蘭德身上找不到的強烈的嗜血,而蘭德經常增加了我們在尼采身上找不到的強烈憤怒。
結論:總結主要異同。 我的判斷是,尼采和蘭德之間的差異遠遠超過了相似之處。他們都是無神論者,他們在意識和價值觀上都是自然主義的,他們都敵視利他主義。然而,他們幾乎沒有共同的積極哲學:他們在形而上學、認識論和人性的幾乎所有基本問題上都存在分歧;他們對道德的適當積極標準、手段和目的存在分歧。 我的帖子沒有涉及尼采對蘭德的影響,也沒有討論蘭德後來在多大程度上抹去了她思想中早期的尼采元素。也歡迎回答這些問題。
ستيفن آر سي هيكيس هو باحث أول في جمعية أطلس وأستاذ الفلسفة في جامعة روكفورد. وهو أيضًا مدير مركز الأخلاقيات وريادة الأعمال في جامعة روكفورد.
وهو مؤلف لـ فن التفكير: قراءات للتحليل المنطقي (دبليو دبليو نورتون وشركاه، 1998)، شرح ما بعد الحداثة: الشك والاشتراكية من روسو إلى فوكو (منحة دراسية، 2004)، نيتشه والنازيون (ماكينة حلاقة أوكهام، 2010)، الحياة الريادية (الشيف، 2016)، الليبرالية المؤيدة والمعارضة (كونور كورت، 2020)، الفن: الحديث وما بعد الحداثة وما بعده (مع مايكل نيوبيري، 2021) و ثمانية فلسفات للتعليم (2022). لقد نشر في مجلة أخلاقيات الأعمال الفصلية، مراجعة الميتافيزيقيا، و صحيفة وول ستريت جورنال. تُرجمت كتاباته إلى 20 لغة.
كان أستاذًا زائرًا لأخلاقيات الأعمال في جامعة جورج تاون في واشنطن العاصمة، وزميلًا زائرًا في مركز الفلسفة الاجتماعية والسياسات في بولينج جرين، أوهايو، وأستاذًا زائرًا في جامعة كازيمير الكبير، بولندا، وزميلًا زائرًا في كلية هاريس مانشستر بجامعة أكسفورد، إنجلترا، وأستاذ زائر في جامعة جاجيلونيان، بولندا.
حصل على درجتي البكالوريوس والماجستير من جامعة جيلف، كندا. حصل على درجة الدكتوراه في الفلسفة من جامعة إنديانا، بلومنجتون،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الأمريكية.
في عام 2010، حصل على جائزة التميز في التدريس من جامعته.
له سلسلة بودكاست أوبن كوليدج تم نشره من قبل شركة «ربما كورست برودكشنز» في تورنتو. محاضراته ومقابلاته بالفيديو متاحة عبر الإنترنت على قناة فيديو أوروبا الوسطى والشرقية، وموقعه الإلكتروني هو ستيفن هيكس.org.
أسئلة الاستحواذ على Instagram:
نطرح كل أسبوع أسئلة من 100 ألف متابع لدينا على Instagram (منصة وسائط اجتماعية شائعة لدى الشباب). نعرض مرة واحدة في الشهر إجابات ستيفن هيكز لاختيار الأسئلة والنصوص أدناه:
أيضًا العديد من المقالات، التي تم اختيارها لتثير اهتمام الجماهير الموضوعية على الأرجح: